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03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42亿元,增长5.3%。
在金融领域,数据如同精准导航的指南针,为政策制定与市场运行指引方向。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 “五篇大文章” 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这一举措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将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人民币已从区域结算货币进阶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这一地位的跃升,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更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与开放战略的里程碑式成就。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498亿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体育金融服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扩大体育消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着力提升齐抓共管工作效能。
随着 2024 年年度报告的陆续披露,上市银行的对公业务成绩单逐渐展现在大众眼前。从国有六大行及七家披露年报的 A 股股份行数据来看,2024 年对公业务已然成为驱动银行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而零售业务的表现则与对公业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小微企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犹如沉重的枷锁,严重制约着其发展步伐。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引导银行业稳步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优化信贷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一场规模宏大、多方协同的力挺中国资本市场的行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拉开大幕。4 月 7 日,受美国 “对等关税” 等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遭遇 “黑色星期一”,A 股市场也未能幸免,全市场近 5300 只个股飘绿,约 3000 股跌停,沪指失守 3100 点。然而,在市场的恐慌与低迷之中,多方力量迅速集结,一场旨在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行动迅速展开。
问: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怎么看? 答:中国人民银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